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是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校前身为1984年8月17日创建的大专层次的南宁职业大学。1999年7月,南宁职业大学、南宁市教育学院及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南宁市部分的教育资源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6月,南宁市建设技工学校并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12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南宁市师范学校合并。
2009年,学校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示范建设验收,成为全国首批28所、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9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高等专科学校”,并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学校。2024年5月,教育部批准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整合资源设立南宁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12月,学校通过“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评估验收。2025年5月,学校被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命名为“全国文明校园”。2025年7月,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
历经41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与南宁融合发展、跟产业深度融合、向东盟开放办学”的办学特色,累计培养了约13万名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占地1725亩,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主校区位于南宁市大学西路169号,占地1470亩。下设11个学院,52个招生专业(包含9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2033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640人。现有教职员工1134人。学校党委下辖党的基层组织共61个,其中,院(系)级单位党组织12个,下设党支部49个。现有党员1082名,其中:教师党员784名,离退休党员156名,学生党员142名。
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工作要求,围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学校党委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制定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建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在建全国工作样板支部1个,入选第二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培育单位。
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凝练形成以“向上、执着、阳光、奉献”为内核的“金葵文化”,构建起具有南宁职大特色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系,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入选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8个,获评广西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金葵”文化:擦亮南职高质量发展金色名片》入选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特色品牌,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A类建设单位、第二批广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标准化建设单位,拥有全国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广西高校高水平辅导员工作室1个,2人入选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4人次分别获广西辅导员年度人物、广西最美高校辅导员。
三、办学实力稳步提升
坚持质量为本标准引领,获批国家高水平专业建设群4个,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4个。与华为、比亚迪、京东物流等285家企业签约合作,融合发展,建成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中国—东盟智慧物流产业学院、比亚迪产业学院等10个特色产业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广西人工智能职教集团、广西民族技艺职教集团、广西餐饮职教集团、南宁职教集团等4个。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依托牵头共建的南宁市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广西信息通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资源建设、技术创新服务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四、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全面落实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在职称评聘、课题申报和评优评奖等工作中注重政治把关,作为前置条件。建成一支以国家优秀教学团队为领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拥有市级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614人次,其中国家级各类人才23人次,自治区级各类人才75人次,市级各类人才516人次。实现“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覆盖配备,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党务能力培训。
五、清廉学校建设扎实推进
以“党风优良、校风清明、教风清正、学风清新”为目标导向,大力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建成广西高职院校首个廉政教育基地,获评广西首批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打造“清廉+”廉洁文化阵地,深化清廉学校建设》工作案例入选第八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案例展示优秀作品、2023年度全区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工作案例特等奖。
六、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围绕服务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深入落实“一体两翼”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优化专业设置,建强工科专业群、做优现代服务业类专业群。落实国家“职教出海”战略,合作共建中国—越南电子信息现代工匠学院、RCEP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牵头成立广西国际友城职业教育联盟。建设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开放试验区来桂留学基地,学校面向东盟合作办学的案例入选面向东盟职业教育“教随产出”典型案例汇编。
七、推进AI赋能数字化转型
建成3个专业虚拟工厂,构建“一课三屏”云课程平台。打造装配式建筑、智慧旅游、5G移动通信虚拟工厂。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功能,新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等93个流程,系统日访问量峰值近3万。开展跨业务系统数据综合分析,形成1000余个分析模型。搭建可视化大数据+AI安全堡垒1套。建成一套可视化校园系统,构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虚拟校园应用平台。构建5G+webVR教学平台。2021年以来,获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智能建造与5G通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国家级教学成果3项,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等自治区级教学成果6项。(数据截至2025年10月)